胃出血和肠道出血的症状主要包括呕血、黑便、血便等,可能伴随腹痛、头晕等全身症状。根据出血部位和严重程度不同,具体表现存在差异。
1、呕血
胃出血时血液经口腔呕出,通常呈咖啡渣样或暗红色,这是由于血液在胃酸作用下发生变性。大量出血时可能呈鲜红色,常伴有恶心、上腹部灼痛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呕血可能呈现喷射状。
2、黑便
血液在消化道内停留时间较长时,血红蛋白中的铁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导致粪便呈柏油样黑便,质地粘稠且有特殊腥臭味。这种症状常见于胃部或上消化道出血,当出血量超过50ml时即可出现。
3、血便
肠道出血尤其是下消化道出血时,血液未经充分消化即排出体外,可见暗红色血便或鲜红色血块。结肠出血多表现为血液附着于粪便表面,小肠出血则可能使粪便呈果酱样。若出血量较大,可能直接排出大量鲜红色血液。
需要注意的是,两种出血都可能引发贫血相关症状,如面色苍白、乏力、心悸等。严重出血时可能出现血压下降、四肢湿冷、意识模糊等休克表现。日常应避免饮酒、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出血期间需严格禁食。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立即就医,通过胃镜、肠镜等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及时进行止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