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结石患者排石通常可遵医嘱使用α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中成药及止痛药物,但需根据结石大小、位置及症状选择合适方案。若结石直径小于6毫米且无严重梗阻,药物排石可作为首选方式。
1、α受体阻滞剂
常用药物包括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多沙唑嗪片等,可通过松弛输尿管平滑肌,降低输尿管内压力,促进结石下移排出。此类药物可能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用药期间需避免突然起身。
2、钙通道阻滞剂
如硝苯地平控释片,能缓解输尿管痉挛性疼痛,同时增加输尿管蠕动频率,尤其适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但心动过速患者需慎用。
3、利尿剂
氢氯噻嗪片等噻嗪类利尿剂可减少尿钙排泄,降低结石复发风险;同时增加尿量冲刷尿路,有助于小结石排出。使用时需注意监测电解质水平。
4、中成药
排石颗粒、尿石通丸等中成药含车前子、金钱草等成分,具有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作用。建议服药期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3000毫升,配合跳跃运动效果更佳。
5、止痛药物
双氯芬酸钠栓、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肾绞痛,但消化道溃疡患者禁用。严重疼痛时需及时就医排除肾积水等并发症。
需注意直径超过6毫米的结石自行排出概率较低,盲目排石可能导致尿路梗阻引发肾功能损害。用药期间应每2-4周复查泌尿系超声,若结石位置无变化或出现发热、血肌酐升高等情况,需及时转为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治疗。所有药物均需在泌尿外科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联用多种排石药物加重肝肾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