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下体炎症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处理,具体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治疗方案。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保持局部清洁、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结合物理治疗促进恢复等。
1、日常护理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勤换洗,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饮食需清淡,减少辛辣食物摄入,防止加重局部充血。
2、药物治疗
细菌性阴道炎常用甲硝唑栓、克林霉素软膏;真菌感染可用克霉唑阴道片或氟康唑胶囊;滴虫性阴道炎需口服替硝唑片,性伴侣需同步治疗。用药期间需完成疗程,切忌症状缓解后自行停药。
3、物理治疗
顽固性炎症可采用红光、微波等物理疗法,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药物吸收。宫颈炎伴糜烂时可选择激光或冷冻治疗,需经专业医生评估后实施。
4、中药治疗
黄柏洗液、保妇康栓等中成药可辅助缓解瘙痒,但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与西药发生相互作用。伴有湿热下注证候者可配伍口服妇科千金片。
5、定期复查
治疗结束后需复查白带常规,确认病原体是否清除。反复发作患者建议进行药敏试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需同步控制血糖。
出现异常分泌物增多、异味或外阴灼痛时,应及时至妇科就诊。治疗期间避免盆浴和游泳,月经期仍需坚持用药。所有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自行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菌群失调或耐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