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规律可通过日常调理、饮食调整、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具体方案需根据病因制定。常见原因包括内分泌紊乱、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方法。
1、日常调理
保持规律作息和稳定情绪,避免熬夜及长期精神紧张。适当进行瑜伽、慢跑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有助于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体脂率建议控制在18%-25%之间,过度肥胖者可通过科学减重改善代谢。
2、饮食调理
增加豆制品、深海鱼等富含植物雌激素和ω-3脂肪酸的食物摄入,减少高糖高脂饮食。临床研究表明,连续3个月补充维生素D(400-800IU/日)可改善部分患者的月经周期。体寒者可用当归10克、生姜3片煮水代茶饮。
3、药物治疗
对于黄体功能不全者,可遵医嘱使用地屈孕酮片、黄体酮胶囊等孕激素制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用二甲双胍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等调节代谢和月经周期。青春期患者可考虑短效避孕药如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进行周期调整。
4、中医治疗
经中医辨证属气血两虚者可服用乌鸡白凤丸,肝郁气滞型适用逍遥丸,肾阳虚型可用右归丸。针灸取穴多选关元、三阴交、血海等穴位,每周治疗2-3次,连续3个月经周期为疗程。艾灸神阙穴对宫寒型月经不调效果显著。
5、手术治疗
宫腔粘连导致的月经量少需行宫腔镜分离术,术后放置节育环预防再粘连。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可有效缓解症状。垂体瘤引起的严重内分泌紊乱可能需要经蝶窦入路肿瘤切除术。
建议记录至少3个月经周期的基础体温和出血情况,就诊时提供完整资料。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和子宫内膜厚度,服用激素类药物不可擅自停药。中药调理需由正规中医师辨证施治,避免自行购买成分不明的保健品。若闭经超过6个月应及时就诊排查器质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