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和阴虚的症状存在明显差异,通常需根据具体证候进行区分。阳虚常见畏寒肢冷、精神不振、功能减退等表现;阴虚则多伴随潮热盗汗、口干咽燥、舌红少苔等症状。
1、畏寒肢冷
阳虚患者由于体内阳气不足,无法温煦肢体,常出现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等症状,冬季或遇冷时加重,可伴有腰膝酸冷、小便清长等表现。
2、精神不振
阳气亏虚导致推动、兴奋功能减弱,可能出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嗜睡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面色苍白、舌淡胖有齿痕等体征。
3、功能减退
阳虚会影响脏腑功能,男性常见阳痿早泄、性欲减退,女性可见宫寒不孕、月经延期,同时可能伴有消化不良、完谷不化等脾阳虚表现。
4、潮热盗汗
阴虚患者因阴液亏损、虚热内生,常出现午后潮热、夜间盗汗,伴有五心烦热、颧红升火等症状,体温检测通常处于正常范围。
5、口干咽燥
阴液不足导致口舌失于濡润,易出现口干舌燥、咽干欲饮,但饮水量不一定明显增加,可能伴随大便干结、小便短黄等津液不足表现。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到正规中医院就诊。中医师会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准确辨别阴阳虚实,并根据个体体质开具滋阴或温阳的中药方剂,患者不宜自行判断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