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肌筋膜炎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压痛、肌肉痉挛及皮肤敏感等症状。该病起病急骤,多数与肌肉过度使用或外伤有关,需及时干预避免转为慢性。
1、局部疼痛
患者常出现突发性疼痛,多集中在受累肌肉区域。疼痛性质多为持续性钝痛或刺痛,在肌肉收缩或拉伸时明显加重,夜间休息时可能因体位改变诱发痛感。
2、活动受限
受累肌群因炎症刺激会出现保护性收缩,导致关节活动范围减小。例如颈背部肌筋膜炎可影响头部转动,腰肌受累时弯腰动作受限,严重者甚至无法完成日常活动。
3、压痛
触诊时可在肌筋膜触发点处发现明显压痛点,这些结节样硬结直径约1-2厘米,按压时疼痛向周围放射。典型病例会出现跳跃征,即轻触即引发剧烈疼痛反应。
4、肌肉痉挛
炎症反应导致肌肉持续不自主收缩,表现为局部肌肉僵硬、紧张,触摸时有条索样硬块。这种痉挛会加剧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形成疼痛-痉挛的恶性循环。
5、皮肤敏感
部分患者伴随局部皮肤感觉异常,可能出现痛觉过敏或感觉减退。少数病例可见皮肤红斑或皮温升高,这与局部炎症介质释放刺激神经末梢有关。
出现上述症状建议立即停止相关活动,急性期可采用冷敷减轻肿胀。若48小时后症状未缓解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至骨科或康复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超声波治疗、药物注射等针对性干预。避免自行按摩或热敷,以免加重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