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的常见症状主要包括便血、肛门肿物脱出、疼痛、瘙痒以及肛门潮湿等。这些症状可能单独或合并出现,程度轻重与病情进展相关。
1、便血
通常表现为排便时粪便表面附着鲜红色血液,或便后滴血、喷血,血液不与粪便混合。出血量较少时可能仅见于手纸擦拭痕迹,长期反复出血可能引发贫血。
2、肛门肿物脱出
内痔发展至Ⅱ度以上时,患者排便后会有柔软肿物从肛门内脱出,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需手动推回,严重者可能长期暴露在肛门外。
3、疼痛
外痔形成血栓或发生嵌顿时,肛门周围会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尤其在排便、久坐时加剧。部分患者会伴随肛门灼热或坠胀感。
4、瘙痒
痔核反复脱出导致直肠黏液外溢,刺激肛周皮肤引发湿疹样改变,表现为皮肤潮红、丘疹和顽固性瘙痒,夜间症状可能加重。
5、肛门潮湿
由于痔核影响肛门闭合功能,肠液和分泌物持续渗出,导致肛周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可能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
建议患者日常保持高纤维饮食,避免久坐久站,便后可用温水坐浴清洁。若出现持续出血、肿物无法回纳或剧烈疼痛,应及时到肛肠科进行肛门指诊或肠镜检查,避免自行使用强效止痒药膏掩盖病情。痔疮治疗需根据具体类型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或手术方案,确诊后应遵医嘱规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