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黄疸可能是生理性原因,也可能与感染、溶血性疾病、胆道闭锁等病理性原因有关。生理性黄疸通常可自行消退,而病理性黄疸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黄疸
婴儿肝脏功能尚未成熟,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有限,导致皮肤和眼白发黄。这种情况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逐渐消退,早产儿可能持续3-4周。期间婴儿吃奶、睡眠及大小便通常无异常,胆红素水平一般不超过12mg/dL。
2、感染因素
新生儿败血症、尿路感染等疾病可能破坏红细胞或影响肝脏代谢功能,导致胆红素升高。此类黄疸多伴有发热、拒奶、嗜睡等症状,血液检查可见C反应蛋白升高,需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注射用青霉素钠等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3、溶血或胆道疾病
ABO溶血病、Rh溶血病等免疫性溶血会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产生过量胆红素。先天性胆道闭锁则因胆汁排泄受阻引发黄疸,此类患儿粪便常呈陶土色。确诊后可能需要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进行换血治疗或Kasai手术干预。
若婴儿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黄疸程度快速加深或持续超过2周,应及时就诊。医生会通过经皮胆红素测定、血常规和肝功能检查评估病情,根据病因选择蓝光照射、药物治疗或手术方案,避免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