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是指肺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的直径小于等于3厘米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其严重性通常需要结合结节特征综合判断。大多数肺结节为良性病变,但也有部分可能提示恶性肿瘤,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其严重程度。
1、感染性病变
肺结核、肺炎等感染可能导致肺结节形成。这类结节常伴有咳嗽、低热等症状,经抗感染治疗后可能缩小或消失,通常属于可逆性病变,预后较好。例如肺结核患者遵医嘱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药物规范治疗,多数可有效控制病情。
2、良性肿瘤
肺错构瘤、炎性假瘤等良性肿瘤形成的结节生长缓慢,边缘清晰,一般不会转移。这类结节若体积较小且无症状,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定期复查胸部CT即可,属于低风险病变。
3、恶性肿瘤
原发性肺癌或转移癌可表现为肺结节,此类结节多呈分叶状、毛刺征,可能伴随咯血、消瘦等症状。这类情况需通过病理活检确诊,确诊后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放疗或靶向治疗,属于相对严重的情况。
发现肺结节后建议3-6个月复查胸部CT,观察结节变化。若结节出现增大、实性成分增加或伴有肿瘤标志物升高,应及时胸外科就诊。日常需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保持良好呼吸道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