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EB病毒感染

刘翠芸 感染性疾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EB病毒感染是由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性疾病。该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也可能与某些肿瘤相关,需通过血液检测明确诊断。

1、传播途径

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如共用餐具、接吻等密切接触行为。此外,血液传播、性接触及母婴垂直传播也是潜在途径,但较为少见。

2、典型症状

感染者常出现发热、咽痛、扁桃体肿大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皮疹、肝脾肿大或全身乏力。这些症状可持续数周,免疫低下者可能更严重。

3、诊断方法

临床常用外周血涂片检查异型淋巴细胞比例,结合EB病毒抗体检测(如VCA-IgM)和PCR检测病毒DNA进行确诊。影像学检查可评估肝脾受累程度。

4、治疗措施

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发热或咽痛可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合并细菌感染时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重症患者需住院观察。

5、预防方法

避免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或亲密接触,加强个人卫生习惯。感染者发病期间应居家休息,减少外出,咳嗽时遮掩口鼻。

EB病毒感染者多数预后良好,但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或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定期复查,监测潜在并发症。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