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后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促进恢复,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损伤程度决定。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完善磁共振检查,明确损伤分级后再制定个体化方案。
1、一般治疗
对于急性期的Ⅰ-Ⅱ度损伤,需立即停止活动并制动,通过支具或石膏固定膝关节4-6周。日常注意避免跑跳、下蹲等加重膝关节负荷的动作,睡眠时可在膝下垫软枕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2、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片、依托考昔片等非甾体抗炎药,配合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吲哚美辛巴布膏等外用药物。若存在关节腔积液,可在无菌操作下行穿刺抽液,并注射玻璃酸钠改善润滑功能。
3、物理治疗
损伤48小时后可采用超声波促进组织修复,超短波治疗改善血液循环,配合冷热交替敷缓解局部炎症。恢复期可进行直腿抬高、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康复训练,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
4、手术治疗
Ⅲ度以上损伤或保守治疗无效者,需行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部分切除术或成形术。术后需佩戴铰链式支具保护6-8周,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评估半月板愈合情况。
半月板损伤患者应避免自行按摩或盲目锻炼,急性期不宜热敷以免加重肿胀。建议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替代跑步,体重超标者需控制体脂减轻关节压力。若出现关节交锁、突发剧烈疼痛等情况,应立即就诊排查半月板撕裂移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