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以及肺结核等,这些疾病传播范围广且发病率较高。若出现疑似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
1、流行性感冒
该病由流感病毒引起,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间接感染。患者常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部分人群可能伴有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日常可通过接种疫苗、佩戴口罩、勤洗手等方式降低感染风险。
2、病毒性肝炎
主要包括甲型、乙型、丙型肝炎等类型,其中乙型肝炎在我国较为常见。传播途径包括血液、母婴垂直传播及性接触等。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黄疸、肝区疼痛等表现。预防措施包括接种乙肝疫苗、避免不洁注射及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
3、肺结核
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发,经呼吸道传播。典型症状为长期低热、盗汗、咳嗽超过两周且可能伴有咯血。易感人群可通过保持室内通风、增强免疫力、规律作息等方式预防。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药物进行规范治疗。
为预防传染病,建议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者分泌物,出入公共场所佩戴口罩。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并接种相应疫苗,若出现持续发热、皮疹、腹泻等异常表现,需及时到感染科就诊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