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脑病是由肾功能严重受损导致的代谢紊乱引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常见症状包括意识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神经肌肉症状、抽搐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其症状表现多样,与毒素蓄积、电解质失衡等因素密切相关。
1、意识障碍
患者早期可能出现嗜睡、注意力不集中,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昏睡或昏迷。这与尿素氮等代谢废物蓄积影响脑细胞功能有关,部分患者还伴有定向力减退或记忆力下降。
2、精神行为异常
约30%患者会出现情绪波动、焦虑或抑郁,严重时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此类表现常伴随血肌酐水平升高,需与原发性精神疾病鉴别。
3、神经肌肉症状
常见不自主肌肉震颤、四肢远端感觉异常,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肌肉痉挛或肌阵挛。这与尿毒症毒素蓄积干扰神经传导、低钙血症等因素相关,夜间症状可能加重。
4、抽搐发作
约15%-20%晚期患者会发生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多由高血压脑病、严重低钠血症或尿毒症性脑水肿诱发,发作时可能伴随脑电图异常改变。
5、植物神经紊乱
表现为直立性低血压、心律失常或胃肠功能紊乱,严重时可出现体温调节异常。这些症状与毒素蓄积损害自主神经中枢有关,常提示病情危重。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进行肾功能、电解质及头颅影像学检查。治疗需在纠正原发病基础上,结合血液透析清除毒素,必要时使用抗癫痫药物控制抽搐。日常应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