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法复位、石膏固定、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康复训练等,需根据骨折类型、移位程度及患者情况选择。若发生开放性骨折或严重移位,需尽早就医处理。
1、手法复位
适用于闭合性骨折且移位较轻的情况。医生通过牵引、旋转等手法使骨折断端恢复对位,通常在X光监测下完成,确保复位准确。操作过程中可能需局部麻醉缓解疼痛,复位后需配合固定措施。
2、石膏固定
复位后常用石膏或支具固定4-6周,保持骨折部位稳定。固定期间需注意肢体末梢血运,如出现肿胀、麻木需及时调整松紧度。定期复查X光确认骨折对位情况,避免过早拆除导致二次移位。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片、对乙酰氨基酚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部分患者可能需配合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如接骨七厘片促进恢复,但需避免与其他药物混用。
4、手术治疗
适用于开放性骨折、严重粉碎性骨折或手法复位失败者。常用内固定术植入钢板、螺钉维持断端稳定,或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损伤。术后需预防感染,必要时使用头孢克肟等抗生素。
5、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腕关节屈伸、前臂旋转等训练,配合热敷、超声波等物理治疗改善关节活动度。早期避免负重,6-8周后根据愈合情况增加力量练习,防止肌肉萎缩。
若发生骨折后出现异常活动、骨擦音或皮肤破损,应立即制动并就医。治疗期间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定期复查评估愈合进度,避免吸烟、饮酒等影响骨骼恢复的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