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医如何治疗咽鼓管堵塞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咽鼓管堵塞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按摩调理等方式,需根据具体病因及个人体质进行辨证施治。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理,能够缓解症状并改善局部气血运行。

1、中药治疗

中医常选用具有疏风清热、宣肺通窍功效的药物治疗咽鼓管堵塞,例如辛夷、苍耳子、薄荷等中药配伍的方剂。对于痰湿阻滞型患者,可能使用半夏、茯苓等化痰祛湿药物。若存在肝胆火旺证型,可选用龙胆草、柴胡等清肝泻火类药物,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辨证开方。

2、针灸疗法

常选取听宫、翳风、合谷等穴位进行针刺,配合风池、迎香等穴位疏通经络。部分患者可采用耳穴压豆法刺激耳部穴位,如内耳、神门等耳穴,每日按压3-5次促进咽鼓管功能恢复。针灸治疗通常每周进行2-3次,需持续1-2个疗程。

3、按摩调理

每日可按摩耳门、听会穴各3分钟,配合捏鼻鼓气法促进咽鼓管开放。推拿手法可沿颈部两侧胆经循行部位进行点按,缓解肌肉紧张。部分患者配合鸣天鼓(手掌按压耳廓后快速放开)等传统保健手法,有助于改善耳部气血循环。

咽鼓管堵塞患者应注意避免用力擤鼻,保持鼻腔清洁。急性发作期建议减少高空飞行及潜水活动。若出现持续耳鸣、听力下降或耳痛加重,应及时进行耳内镜、声导抗等西医检查,排除中耳炎等器质性疾病。中医治疗期间需定期复诊调整方案,不建议自行服用清热类中药超过两周。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