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破溃是指皮肤或黏膜因外伤、感染等因素导致局部组织出现破损、溃烂的现象,常伴随渗液、红肿或脓性分泌物。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需及时处理避免病情加重。
伤口破溃的发生通常与细菌感染密切相关,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伤口后,会引发炎症反应并破坏局部组织。若患者存在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问题,伤口愈合能力下降,破溃风险也会显著增加。此外,外伤处理不当导致持续受压、摩擦或过度活动,可能使伤口反复受损难以愈合。对于这类情况,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外用抗生素,并配合消毒护理促进恢复。
日常护理中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后覆盖无菌敷料。若发现伤口渗液增多、边缘发黑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至普外科或烧伤科就诊。治疗期间应避免自行挤压伤口,严格遵医嘱使用药物,营养不良者可通过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提升组织修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