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挖鼻孔可能引发鼻黏膜损伤、感染风险增加、鼻出血、鼻毛减少以及鼻腔结构损伤等健康危害,需尽量避免该行为。
1、鼻黏膜损伤
频繁用手指抠挖鼻腔容易划伤脆弱的鼻黏膜,导致局部疼痛、出血,长期刺激还可能引起黏膜糜烂或溃疡,影响鼻腔正常湿润功能。
2、感染风险增加
指甲携带的细菌或病毒可通过破损的黏膜进入体内,引发毛囊炎、鼻前庭炎,严重时可能发展为蜂窝织炎,甚至增加颅内感染风险。
3、鼻出血
鼻中隔前下方血管丰富且表浅,挖鼻孔时外力刺激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反复出血可能形成血痂,进一步加重黏膜损伤。
4、鼻毛减少
过度清理鼻腔会破坏鼻毛屏障,降低其对灰尘、病原体的过滤作用,使冷空气和污染物直接刺激下呼吸道,增加鼻炎或支气管炎风险。
5、鼻腔结构损伤
长期暴力挖鼻可能损伤鼻中隔软骨,导致鼻中隔穿孔,表现为呼吸时哨音、鼻腔干燥结痂,严重者需手术修复。
日常应避免用手挖鼻孔,若鼻腔分泌物多可用生理盐水冲洗。若出现红肿、疼痛或反复鼻出血,建议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避免自行滥用药物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