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干得起皮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皮肤疾病、系统性疾病等原因有关。常见原因包括皮肤干燥、环境因素、特应性皮炎、银屑病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建议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皮肤护理或就医治疗。
1、皮肤干燥
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会导致角质层水分丢失,常见于过度清洁、频繁去角质或保湿不足等情况。这类情况通常伴随紧绷感,尤其在洁面后症状加重。日常可选用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等成分的保湿霜修复屏障,避免使用碱性过强的洁面产品。
2、环境因素
长期处于干燥气候、紫外线照射或空调房等低湿度环境中,皮肤表面皮脂膜容易被破坏。冬季低温会减少皮脂分泌,夏季空调房则会加速水分蒸发。建议使用加湿器维持环境湿度,外出时涂抹防晒霜,并选择封闭性较好的面霜锁水。
3、皮肤疾病
特应性皮炎患者因皮肤屏障基因缺陷易出现干燥脱屑,多伴有剧烈瘙痒和红斑。银屑病则表现为银白色鳞屑和斑块,与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相关。此类疾病需遵医嘱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卤米松乳膏等外用药,严重时可口服阿维A胶囊。
4、系统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皮肤代谢减慢,出现全身性干燥和面部脱屑。糖尿病患者因皮肤神经病变和微循环障碍也易出现皮肤干燥。这类患者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控制甲状腺功能减退,配合使用尿素维E乳膏改善局部症状。
日常应注意使用温水洁面,避免频繁使用清洁力过强的皂基产品。选择不含酒精、香料的保湿产品,在洁面后3分钟内及时涂抹。若伴随红斑、瘙痒或脱屑面积扩大等症状,建议到皮肤科进行真菌镜检、甲状腺功能检测等检查,排除病理性因素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