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黄疸过高是什么导致的

朱湘南 普外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三甲

黄疸过高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如新生儿胆红素代谢不成熟;也可能与肝胆疾病、溶血性疾病等病理性因素有关。若出现黄疸持续不退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胆红素代谢能力不足,可能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暂时性升高。此类黄疸通常出现在出生后2-3天,1周左右逐渐消退,可伴有皮肤轻微黄染,但无其他异常症状。一般无需特殊治疗,适当增加喂养促进排泄即可。

2、肝胆疾病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道梗阻等疾病会导致肝细胞受损或胆汁排泄受阻,引起结合胆红素升高。患者除皮肤和巩膜黄染外,可能伴随尿色加深、腹痛、食欲减退等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水飞蓟宾胶囊、熊去氧胆酸片等药物,严重胆道梗阻可能需手术解除梗阻。

3、溶血性疾病

新生儿ABO溶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会造成红细胞大量破坏,未结合胆红素生成过多超过肝脏处理能力。此类黄疸进展较快,可能出现贫血、血红蛋白尿等表现。治疗方法包括光照疗法降低胆红素,必要时进行换血治疗,成人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控制溶血。

出现黄疸时应密切观察皮肤黄染范围及尿液颜色变化,避免自行服用不明成分的中药或偏方。哺乳期母亲需注意合理饮食,新生儿应按需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如果黄疸持续超过2周,或伴有精神萎靡、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到儿科或肝胆专科就诊,完善肝功能、血常规、腹部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