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可能与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等生理性原因有关,也可能与糖尿病、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因素相关。若长期存在血糖异常,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1、不良饮食习惯
长期进食高糖、高脂、高热量的食物,如蛋糕、炸鸡、肥肉等,可能导致糖分摄入过多或代谢异常,从而引起血糖升高。此类人群需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燕麦、芹菜等。
2、缺乏运动
运动量不足会导致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率下降,未消耗的糖分可能堆积在血液中。建议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3、肥胖
体重超标者常伴随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减弱,导致血糖水平升高。通过合理减重可使BMI逐渐接近18.5-23.9的正常范围,有助于改善血糖代谢。
4、糖尿病
1型糖尿病多与自身免疫损伤胰岛细胞有关,2型糖尿病常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利用障碍所致。患者可能出现多饮、多尿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门冬胰岛素注射液、阿卡波糖片等药物治疗。
5、库欣综合征
该疾病因皮质醇分泌过多引发糖异生作用增强,可能出现向心性肥胖伴血糖升高的现象。临床常用甲磺酸溴隐亭片、米托坦片等药物控制激素水平,必要时需手术切除垂体或肾上腺肿瘤。
6、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量会加速机体代谢,促使肝糖原分解增加,可能引起一过性血糖升高。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抗甲状腺药物,同时需限制碘的摄入。
日常需注意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避免过度摄入精制糖类。若通过饮食和运动干预后血糖仍无法达标,或伴有视力模糊、伤口不愈等症状,应及时到内分泌科完善糖化血红蛋白、OGTT试验等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