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下降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脐带绕颈、胎盘功能异常、母体因素等病理性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
1、生理性原因
胎儿在宫内有睡眠周期,睡眠期间胎心率可能出现暂时性下降。这种情况通常持续20~40分钟,胎心监护显示变异正常,孕妇改变体位或进食后,胎心可逐渐恢复正常。例如孕妇长时间平躺可能影响胎盘供血,侧卧后多能改善。
2、脐带绕颈
约20%~30%的胎儿会发生脐带绕颈,当缠绕过紧或受压时,可能影响胎儿血氧供应。这种情况常伴随胎动突然减少或增强,胎心监护显示变异减少或晚期减速,需立即左侧卧位并吸氧,必要时需紧急剖宫产终止妊娠。
3、胎盘功能异常
妊娠期高血压、过期妊娠等情况可能导致胎盘绒毛间隙血流量减少。胎盘功能减退时,胎儿处于慢性缺氧状态,胎心基线率可能持续低于110次/分,伴有胎动逐渐减少,需通过超声血流监测评估,必要时使用盐酸利托君等药物改善胎盘循环。
4、母体因素
孕妇发生低血压(收缩压小于90mmHg)、低血糖(血糖小于3.9mmol/L)或使用镇静药物时,可能影响胎儿供血供氧。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波动过大,或重度贫血(血红蛋白小于70g/L)等情况,均可能引起代偿性胎心下降,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口服葡萄糖纠正低血糖,静脉补铁改善贫血。
若胎心下降后自行恢复,仍需加强胎动计数和胎心监护。持续性胎心过缓(小于110次/分)或合并胎动消失、羊水污染等情况,提示存在胎儿窘迫,需立即住院进行宫内复苏或终止妊娠。孕妇日常应保持左侧卧位,定期产检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