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进行透析治疗的疾病主要包括终末期肾病、急性肾损伤、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严重电解质紊乱以及难以纠正的水肿等。透析能够替代肾脏功能或清除体内有害物质,帮助维持内环境稳定。
1、终末期肾病
当慢性肾脏病进展至终末期,肾脏功能严重丧失,无法有效排出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时,需通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替代肾脏功能。患者通常伴有血肌酐显著升高、少尿或无尿等症状。
2、急性肾损伤
严重创伤、感染或休克等导致肾脏短时间内功能急剧下降,出现高钾血症、酸中毒或肺水肿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时,需紧急透析清除毒素并纠正内环境紊乱。
3、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误服巴比妥类、甲醇、乙醇等可通过透析膜清除的小分子毒物时,血液灌流或血液透析能快速降低血液中毒物浓度,减少器官损伤。此类情况需在中毒后4-6小时内进行。
4、严重电解质紊乱
血钾浓度超过6.5mmol/L且伴有心电图改变时,或血钠浓度低于120mmol/L导致脑水肿时,透析能迅速纠正离子失衡,避免心跳骤停或神经损伤等严重后果。
5、顽固性水肿
心衰、肝衰竭等疾病引发全身严重水肿,且利尿剂治疗无效时,可通过透析超滤排出体内过多水分,改善呼吸困难及组织灌注不足等问题。
透析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症,由肾内科医生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综合评估。治疗过程中需监测血压、电解质及凝血功能,同时注意控制液体摄入量和预防感染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