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怀孕期间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需兼顾孕妇及胎儿安全,通常采用药物治疗、日常调理、手术治疗、定期监测及心理调节等方法,具体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孕周制定方案。
1、药物治疗
丙硫氧嘧啶是孕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首选药物,因其胎盘透过率较低,可减少对胎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甲巯咪唑在孕中晚期也可酌情使用,但孕早期需慎用。用药期间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避免药物过量导致胎儿甲状腺功能减退。部分患者可联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短期缓解心悸症状。
2、日常调理
建议每日摄入充足热量(较孕前增加20%)及优质蛋白,限制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保持每日8-10小时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和精神刺激。可进行孕妇瑜伽等轻度活动,维持心率在100次/分钟以下。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和钙剂,预防骨质疏松。
3、手术治疗
适用于药物过敏、甲状腺显著肿大压迫气管或怀疑恶性等情况,最佳手术时机为妊娠4-6个月。术前需进行甲状腺功能调控,术后需密切监测母体甲状腺素水平和胎儿发育状况,及时补充甲状腺激素。
4、定期监测
每2-4周检测FT4、TSH水平,孕晚期可延长至4-6周。每次产检需进行胎心监护,孕18-22周需进行胎儿系统超声筛查。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如皮疹、肝功能异常等,发现异常需立即就医调整方案。
5、心理调节
组建包含内分泌科、产科医生的多学科团队,通过健康宣教缓解焦虑情绪。可参加孕妇互助小组,学习呼吸训练等减压技巧。重度焦虑者可经心理科评估后进行认知行为治疗,禁用镇静类药物。
孕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应避免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治疗期间出现胎动异常、宫缩频繁等情况需立即就诊。产后6周需复查甲状腺功能,约5%-10%的患者可能出现产后甲状腺炎,需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哺乳期用药需选择丙硫氧嘧啶并监测婴儿甲状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