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血肿是什么

陈嘉希 普外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三甲

血肿是血管破裂后血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异常积聚形成的肿胀。通常由外伤、凝血异常、手术操作等原因引起,可能伴随疼痛、肿胀等症状,需及时处理避免并发症。

1、外伤性血肿

外伤是导致血肿的常见原因,例如跌倒、撞击或运动损伤等,可造成皮下血管破裂。血液渗出后积聚在皮肤与深层组织之间,形成局部肿胀和瘀斑,常伴有压痛感。轻微外伤性血肿一般可通过冰敷和加压包扎缓解。

2、凝血功能异常

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可能导致自发性出血,形成血肿。此类血肿可能出现在肌肉、关节腔甚至颅内,需通过输注凝血因子、血小板或调整药物剂量进行干预。例如血友病患者需遵医嘱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等药物治疗。

3、术后血肿

外科手术中血管结扎不彻底或术后活动过早可能引发局部渗血,形成血肿。表现为切口周围肿胀、皮肤张力增高,严重时可压迫邻近组织。医生可能通过穿刺抽吸、加压包扎或二次手术清除积血,同时使用头孢呋辛等抗生素预防感染。

出现血肿后应避免揉搓或热敷患处,72小时内可间断冰敷减轻肿胀。若血肿持续增大、伴随发热或神经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评估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或感染。颅内、腹腔等深部血肿可能需影像学检查明确范围,必要时通过手术干预防止器官损伤。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