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抽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薛爽 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抽筋可能与生理性原因、电解质失衡、疾病因素等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明确具体诱因。生理性因素包括剧烈运动、寒冷刺激等,可能因肌肉过度收缩或血液循环不畅导致抽筋。电解质失衡常见低钙血症、低钾血症等,会影响神经肌肉兴奋性。疾病因素如腰椎间盘突出、下肢动脉硬化等,可能压迫神经或影响供血。

1、生理性原因

长时间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肌肉疲劳,乳酸堆积引发痉挛。寒冷刺激会使肌肉血管收缩,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导致肌肉强直性收缩。夜间睡眠姿势不当也可能压迫下肢神经,诱发小腿抽筋。这类情况通过热敷、按摩等方式多可缓解。

2、电解质失衡

血钙水平低于2.1mmol/L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易引发抽搐。低钾血症(血清钾小于3.5mmol/L)会影响肌肉细胞复极化过程,导致肌肉异常收缩。长期腹泻、过度利尿可能造成电解质紊乱。一般需遵医嘱补充葡萄糖酸钙片、氯化钾缓释片、碳酸钙D3片等。

3、疾病因素

腰椎间盘突出可能压迫坐骨神经,导致下肢放射性疼痛伴肌肉痉挛。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走时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和肌肉抽搐。周围神经病变如糖尿病神经病变,会影响神经传导功能。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常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加巴喷丁胶囊等营养神经药物。

若频繁出现抽筋且伴随肢体麻木、肿胀等症状,建议进行血清电解质检测、肌电图和血管超声检查。日常注意运动前充分热身,保持均衡饮食摄入含钙、镁食物。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动脉硬化患者需控制血脂水平。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