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铅中毒需及时采取停止铅暴露、药物驱铅、营养支持等方法进行处理,并严格遵医嘱进行后续监测。铅中毒可能对儿童神经、血液系统造成损害,因此需根据血铅水平及症状选择合适治疗方案。
1、停止铅暴露
铅中毒的首要措施是立即脱离铅污染源。需排查孩子生活环境中的铅暴露途径,如含铅油漆玩具、劣质文具、传统锡器或含铅中药材等。家长应更换不合格物品,避免儿童啃咬彩色玩具或接触含铅粉尘。
2、药物驱铅治疗
血铅水平大于等于450μg/L或出现明显症状时需药物驱铅。常用药物包括依地酸钙钠注射液、二巯丁二酸胶囊等螯合剂,这些药物能与血液中的铅离子结合形成稳定化合物,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医生指导,根据血铅浓度调整疗程。
3、营养支持疗法
补充钙、铁、锌等矿物质可减少肠道对铅的吸收。建议增加牛奶、瘦肉、蛋黄等富含钙铁锌的食物,配合维生素C促进铅排泄。血铅水平在200-450μg/L时,营养干预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同时定期复查血铅指标。
4、对症支持治疗
出现贫血时可补充铁剂和维生素B12,神经系统症状需配合神经营养药物。急性中毒出现腹痛、呕吐时需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严重脑病可能需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
5、监测与随访
治疗期间每1-3个月检测血铅水平,直至连续2次检测值小于100μg/L。治疗后半年内需每季度复查,同时进行神经行为发育评估。血铅反弹者需重新排查环境暴露风险。
发现孩子有异食癖、发育迟缓或接触铅污染史,应及时检测血铅水平。驱铅治疗需在正规医院进行,家长切勿自行购买排铅保健品。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勤洗手习惯,避免食用松花蛋、爆米花等含铅食品,定期清洁儿童玩具及生活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