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炎的症状通常包括里急后重、肛门疼痛、黏液便、便血以及腹部不适等,具体表现因人而异。
1、里急后重
直肠炎患者常出现便意频繁但排便量少的情况,可能伴有排便不尽感。这是由于直肠黏膜炎症刺激神经末梢,导致肠道敏感性增加,患者即使排便后仍感觉肛门坠胀。
2、肛门疼痛
炎症累及肛管或直肠下端时,排便时会出现灼热感或撕裂样疼痛,部分患者在久坐后疼痛加剧。若合并肛裂或痔疮,疼痛可能放射至会阴部。
3、黏液便
直肠分泌亢进会导致粪便表面附着白色或黄白色黏液,严重时黏液可能单独排出。感染性直肠炎可能出现脓性分泌物,溃疡性直肠炎的黏液常混有血丝。
4、便血
黏膜糜烂或溃疡可引起鲜红色血便,血液多附着于粪便表面或便后滴血。放射性直肠炎可能出现暗红色血便,缺血性直肠炎则伴随突发性剧烈腹痛和血便。
5、腹部不适
部分患者会出现左下腹隐痛或胀痛,排便后可能暂时缓解。若炎症波及乙状结肠,可能伴有肠鸣音亢进或腹胀,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医进行肠镜、粪便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使用美沙拉秦栓、氢化可的松灌肠液等药物治疗。日常需避免辛辣饮食,保持肛周清洁,规律作息以促进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