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分泌性中耳炎如何手术治疗

刘红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分泌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包括鼓膜穿刺术、鼓膜置管术、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及腺样体切除术等,具体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因进行选择。

1、鼓膜穿刺术

适用于中耳积液较明显的患者。医生会在无菌操作下用穿刺针经鼓膜穿刺抽吸积液,操作简单且创伤小,可快速缓解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术后需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感染。

2、鼓膜置管术

针对反复发作或积液黏稠不易排出的患者,需在鼓膜切开后放置通气管,促进中耳通气引流。通气管通常留置6-12个月,期间需定期复查,避免耳道进水,防止通气管堵塞或继发感染。

3、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适用于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的顽固性病例。通过球囊导管扩张咽鼓管狭窄部位,改善通气功能。该手术创伤较小,但需严格评估咽鼓管解剖结构是否适合操作。

4、腺样体切除术

若合并腺样体肥大(尤其儿童患者),需切除肥大的腺样体以解除咽鼓管压迫。术后配合抗炎治疗,如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预防感染。

术后需遵医嘱使用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避免用力擤鼻或剧烈运动。若出现耳痛、流脓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复诊。手术治疗需严格遵循耳鼻喉科医生的评估和指导,术后定期随访以监测恢复情况。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