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胖体质的形成可能与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以及遗传因素有关,此外代谢异常或内分泌失调等疾病也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具体原因需要结合个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1、不良的饮食习惯
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尤其是含糖饮料、油炸食品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的过量摄入,容易造成热量过剩。不规律的进食时间、暴饮暴食等行为会干扰人体代谢节律,促使脂肪堆积。
2、缺乏运动
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会导致基础代谢率降低,每日热量消耗不足。肌肉量减少会影响静息状态下的能量消耗效率,未被消耗的多余热量会以脂肪形式储存在腰腹部等部位。
3、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携带FTO等肥胖相关基因,这类基因可能影响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瘦素敏感性,导致脂肪代谢速率较慢。父母双方肥胖者,子女出现易胖体质的概率可达普通人群的3倍。
4、代谢异常
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疾病会显著降低基础代谢率。这类代谢性疾病可使患者每日基础能量消耗减少15%-30%,即使正常饮食也易出现体重增长。
5、内分泌失调
胰岛素抵抗会导致糖代谢异常,促使多余糖分转化为脂肪储存。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伴有雄激素升高和雌激素紊乱,这种激素失衡会改变脂肪分布模式,形成向心性肥胖。
建议存在易胖困扰的人群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的摄入。每周保持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若伴随疲劳、月经紊乱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甲状腺功能、性激素水平等指标,排除病理性肥胖因素。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