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属于精神障碍中的情感障碍。其发生与遗传、神经生化、心理社会因素等多种原因有关,需通过专业医学手段进行诊断和治疗。
1、疾病属性
抑郁症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国际疾病分类,具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和病理基础。研究显示患者脑内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存在失衡,部分病例存在海马体等脑区结构改变,这些生物学改变证实其疾病本质。
2、症状表现
该病以持续两周以上的心境低落为核心症状,伴随兴趣丧失、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躯体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认知功能损害,如注意力下降、决策困难,甚至产生自杀意念,这些症状组合构成完整的疾病综合征。
3、诊断治疗
精神科医师通过临床访谈、量表评估进行诊断,需排除躯体疾病所致抑郁。规范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舍曲林、文拉法辛、米氮平等抗抑郁药)、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及物理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80%以上患者经系统治疗可获得症状缓解。
若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前往精神心理科就诊。抑郁症如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通过规范治疗完全可控。社会支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康复,患者应避免病耻感,积极配合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