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胆囊炎是如何引起的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胆囊炎的发生通常与胆道梗阻、细菌感染、胆汁淤积、胆囊缺血及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疼痛、发热、恶心等症状,需及时明确病因并治疗。

1、胆结石

胆结石是胆囊炎最常见的病因,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总管时,会阻碍胆汁排出,导致胆囊内压力升高和炎症反应。患者常出现阵发性胆绞痛,尤其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此时可遵医嘱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和痉挛。

2、细菌感染

大肠杆菌、克雷伯菌等致病菌通过胆道逆行或血行感染,可引起胆囊黏膜充血水肿。这类感染性胆囊炎易出现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通常需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3、胆汁淤积

长期禁食、胆囊收缩功能障碍等因素会使胆汁过度浓缩,其中的胆盐成分持续刺激胆囊壁。这种情况常见于长期静脉营养支持的患者,建议通过熊去氧胆酸胶囊、茴三硫片等利胆药物促进胆汁排泄,同时逐步恢复经口饮食。

4、胆囊缺血

严重创伤、休克或心力衰竭等导致胆囊血液灌注不足时,可能引发坏死性胆囊炎。这类情况病情进展迅速,需紧急进行胆囊切除术,术后配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5、代谢异常

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会改变胆汁成分,增加胆固醇结晶析出风险。这类患者需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非诺贝特胶囊等调节血脂药物,同时控制每日胆固醇摄入量低于300mg。

日常需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若出现持续性右上腹痛伴黄疸,或体温超过38.5℃时,应及时到肝胆外科就诊。胆囊炎急性发作期间需禁食,通过静脉补液维持营养,待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到清淡流质饮食。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