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丘疹和渗出。其发病与遗传、免疫异常及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有关,可能反复发作。湿疹患者需注意皮肤保湿,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湿疹的病因复杂,通常由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引发。患者可能存在皮肤屏障功能缺陷,导致外界刺激物或过敏原更易侵入皮肤。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可引起炎症介质释放,进一步加重皮肤损伤。部分患者还有特应性体质,伴有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等病史。
典型症状包括剧烈瘙痒,皮肤出现对称性红斑、丘疹或水疱,急性期可能有渗出和结痂。慢性湿疹表现为皮肤干燥、增厚及苔藓样变。病情易受温度变化、化学物质接触、精神压力等因素影响而反复发作。婴幼儿多发生在面部和四肢屈侧,成人常见于手部、肘窝等部位。
日常护理需使用温和无刺激的保湿剂修复皮肤屏障。治疗可遵医嘱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配合口服抗组胺药物缓解瘙痒。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免疫抑制剂或光疗。患者应避免过度洗浴,穿着棉质透气衣物,记录并规避可疑致敏原。若皮损继发感染,应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