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作为一味中药,主要具有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排脓以及温通行滞等功效和作用。其药性峻烈且有毒,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1、泻下冷积
巴豆辛热,能峻下寒积,适用于寒邪积滞肠胃导致的脘腹胀满、大便不通等症。其含有的巴豆油可强烈刺激肠道黏膜,促进肠蠕动,但可能引起剧烈腹泻,故不可自行滥用。
2、逐水退肿
本品可泻水饮、消水肿,针对肝硬化腹水、血吸虫病腹水等重症水肿病症。临床多配伍干姜等温里药制成丸剂,通过峻泻作用排出体内潴留水分,需严格控制剂量防止电解质紊乱。
3、祛痰利咽
巴豆能祛除痰涎缓解咽喉闭塞,适用于白喉、急性喉炎导致的呼吸困难。常通过外治法,将巴豆霜与朱砂配伍研磨吹喉,利用其局部刺激作用促使痰涎排出。
4、蚀疮排脓
外用时可腐蚀疮疡促进排脓,适用于痈肿脓成未溃或疥癣顽疾。常与乳香、没药等配伍制成油膏外敷,利用其腐蚀性使皮肤溃破排出脓液,需注意防止正常组织损伤。
5、温通行滞
其辛散温通之性可改善气血凝滞,用于痰瘀互结导致的乳腺炎、甲状腺结节等症。多配合活血化瘀药使用,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肿痛症状。
因巴豆含有巴豆毒素等毒性成分,内服须经去油制霜等炮制处理,且需严格掌握0.1-0.3克的剂量范围。误服易引发剧烈呕吐、腹痛及肾功能损害,孕妇、体弱者禁用。出现中毒症状需立即就医洗胃处理,日常储存应置于儿童无法接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