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拔火罐的正确操作方法是什么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拔火罐的正确操作方法一般包括准备工具、选择部位、点火吸附、留罐时间及起罐步骤,需由专业人员操作以确保安全。自行操作不当可能引发烫伤或皮肤损伤,建议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进行。

1、准备工具

操作前需准备火罐(玻璃罐、竹罐等)、止血钳、酒精棉球、打火机及润滑介质。检查火罐边缘是否光滑无裂痕,避免操作时划伤皮肤。用酒精棉球擦拭火罐内部及外部,确保清洁。

2、选择部位

根据患者症状选择肌肉丰厚、皮肤平整的部位,如背部、肩部或腰部。避开骨骼凸起处、血管丰富区及皮肤破损部位。操作前可涂抹少量凡士林,减少摩擦。

3、点火吸附

用止血钳夹取95%酒精棉球并点燃,在罐内快速绕圈后迅速抽出,立即将罐口扣在选定部位。注意火焰不可接触罐口,吸附力以患者可耐受的紧绷感为宜,避免过度负压导致水疱。

4、留罐时间

一般留罐5-10分钟,年老体弱者缩短至5分钟内。观察皮肤颜色变化,出现深红或紫黯即可起罐。若患者出现头晕、灼痛等不适需立即终止操作。

5、起罐步骤

一手按压罐口周边皮肤,另一手倾斜罐体使空气进入,待负压解除后缓慢取下。起罐后用温热毛巾擦拭皮肤,嘱咐患者注意保暖,24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

操作后可能出现局部瘀血或水疱,小水疱可自行吸收,大于1cm需消毒处理。凝血功能异常、高热抽搐、皮肤溃疡及孕妇腰骶部禁止拔罐。治疗后建议静卧休息30分钟,补充适量温水促进代谢。若出现晕罐现象,应立即平卧并饮用糖水缓解。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