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进行艾灸治疗时,通常可以选择肺俞穴、天突穴、列缺穴、膻中穴、大椎穴等穴位,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操作。艾灸需根据具体证型选穴,避免自行盲目操作。
1、肺俞穴
该穴位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属足太阳膀胱经。艾灸肺俞穴可宣肺止咳,对于外感风寒或肺气失宣引起的咳嗽有调理作用。操作时需注意保持穴位局部皮肤干燥,避免烫伤。
2、天突穴
位于胸骨上窝中央凹陷处,属任脉穴位。艾灸天突穴能宽胸理气、止咳平喘,对咽喉发痒引发的阵发性干咳效果较好。施灸时应采取仰卧位,艾条距离皮肤3-5厘米进行温和灸。
3、列缺穴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此穴为肺经络穴,艾灸可缓解外感咳嗽伴咽喉肿痛等症状。建议每次施灸10-15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4、膻中穴
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处。艾灸该穴能理气宽胸、止咳化痰,适用于胸闷咳嗽伴有痰多的症状。施灸时应避开衣物摩擦,保持环境通风。
5、大椎穴
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艾灸此穴可解表散寒,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恶寒发热有改善作用。体质虚弱者施灸时间不宜过长,以10分钟为宜。
艾灸治疗咳嗽需在明确中医辨证后进行,风寒咳嗽多选背部穴位,风热咳嗽应慎用艾灸。施灸后注意保暖,避免吹风受凉。若咳嗽持续超过1周或伴有黄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肺部听诊等检查,不可单纯依赖艾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