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黄光照射有哪些医疗作用

任诗峰 皮肤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黄光照射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治疗新生儿黄疸、改善皮肤炎症、促进伤口愈合、缓解疼痛以及调节情绪等作用。其作用机制与特定波长的光能作用于人体组织有关,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合理使用。

1、治疗新生儿黄疸

黄光照射是新生儿黄疸的常用治疗方式,其原理是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促使胆红素发生异构化,转化为水溶性物质排出体外。临床常用蓝光治疗,但部分设备会配合黄光以减轻眼部刺激,同时保证疗效。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保护婴儿眼睛及生殖器官。

2、改善皮肤炎症

波长590nm左右的黄光可穿透至真皮层,通过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减轻玫瑰痤疮、湿疹等皮肤疾病的红斑反应。对于敏感性皮肤,黄光还能促进角质层修复,配合冷喷治疗可增强镇静效果。

3、促进伤口愈合

黄光的光生物调节作用能增强成纤维细胞活性,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在糖尿病足溃疡、烧伤创面等难愈性伤口治疗中,黄光照射可改善局部微循环,加速上皮再生。通常与红光联合使用,每周2-3次治疗效果较佳。

4、缓解肌肉疼痛

黄光作用于人体时产生的温热效应可扩张局部血管,缓解肌肉痉挛。对于慢性颈肩腰腿痛,配合推拿治疗能有效降低肌张力。其镇痛作用与促进内啡肽释放、抑制疼痛介质P物质有关。

5、调节情绪障碍

黄光作为全光谱照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视网膜下丘脑通路影响褪黑素分泌节律。在季节性情感障碍治疗中,早晨接受黄光照射有助于改善抑郁症状,推荐照射强度为10000勒克斯,每次20-30分钟。

使用光疗设备时应严格遵循操作规范,不同病症对应不同波长参数,如新生儿黄疸治疗需选择425-475nm蓝光为主。治疗期间需做好眼部防护,光敏性皮肤病患者应谨慎使用。建议在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评估后开展针对性光疗,避免自行滥用导致皮肤灼伤等不良反应。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