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素食的利弊通常包括体重管理、心血管健康改善以及营养缺乏风险等方面。适当规划的素食饮食可能带来健康益处,但也需注意潜在的营养失衡问题。
1、体重管理
素食饮食通常热量较低且富含膳食纤维,能增加饱腹感,有助于控制体重并降低肥胖风险。例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中的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减少热量摄入。但若过度依赖精制碳水化合物或高糖素食,反而可能导致体重增加,需注意均衡搭配。
2、心血管健康
减少红肉和动物脂肪摄入可降低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的摄取,有助于改善血脂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研究发现,素食者高血压发病率较非素食者低约30%。但需适量摄入坚果、亚麻籽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避免心血管保护效果被抵消。
3、营养缺乏风险
长期素食可能缺乏维生素B12、铁、钙等营养素。维生素B12仅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缺乏可能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和神经功能损伤;植物性铁吸收率仅为动物性铁的1/3,建议搭配维生素C食物促进吸收;钙摄入不足时可通过强化豆奶、深绿色蔬菜补充。定期监测血清铁蛋白、维生素B12等指标尤为重要。
建议长期素食者注意食物多样性,每日摄入豆类、坚果补充蛋白质,选用铁强化食品,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营养补充剂。备孕女性、青少年等特殊人群需谨慎选择素食模式,定期进行营养评估可有效预防相关健康风险。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