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拉肚子可能是生理性因素所致,也可能与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因素
婴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若喂养不当可能导致拉肚子,例如母乳喂养时母亲摄入过多高脂肪食物,或奶粉冲调过浓、温度过低等。这类情况通常排便次数轻微增加,大便性状改变不明显,调整喂养方式后多可缓解。
2、感染性因素
肠道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都可能引起急性腹泻。这类感染性腹泻常伴随发热、呕吐,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需进行大便常规检查确诊。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等。
3、非感染性因素
食物过敏如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受等非感染因素也会导致腹泻。此类腹泻常伴有皮疹、腹胀等症状,需通过过敏原检测或饮食回避试验确诊。治疗需更换深度水解奶粉或无乳糖奶粉,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糖浆等抗过敏药物。
若婴儿出现持续腹泻超过24小时,伴有精神萎靡、尿量减少、囟门凹陷等脱水表现,或便中带血、黏液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就诊儿科。家长需注意记录宝宝排便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就诊时携带大便样本以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