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多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属于生理性改变,通常无需特殊治疗。若合并感染或出现症状,可针对病因进行干预,治疗方法包括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定期复查等,具体需结合个人情况遵医嘱选择。
1、日常护理
日常需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冲洗阴道。同房时注意卫生,减少局部摩擦刺激。若存在分泌物增多的情况,可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并及时更换棉质内裤。
2、药物治疗
若合并宫颈炎、阴道炎等感染性疾病,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药物。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栓、保妇康栓等;支原体感染可口服阿奇霉素片、盐酸多西环素片等;真菌感染常用克霉唑阴道片、硝酸咪康唑栓。中成药如复方黄松洗液等也可辅助缓解症状。
3、物理治疗
对于存在接触性出血、分泌物异常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可采用激光、冷冻、微波等物理疗法,通过破坏糜烂面柱状上皮促进鳞状上皮再生。治疗需避开月经期,术后可能出现阴道排液,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手术治疗
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引起的病理性糜烂,需根据病情进行宫颈锥切术、子宫切除术等,术后需结合病理检查结果进一步治疗。此类情况需严格遵循肿瘤治疗规范。
5、定期复查
建议每年进行宫颈癌筛查(TCT、HPV检测),无症状的生理性糜烂无需干预。若治疗后症状反复或加重,需及时复查阴道镜,排除恶性病变可能。
宫颈糜烂的治疗需根据病因和症状个体化处理,切忌自行购买阴道栓剂或冲洗液。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治疗后3个月内禁止盆浴、游泳。若出现异常出血、腹痛、分泌物异味等情况,建议及时至妇科门诊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