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的检查通常包括视诊、肛门指检、肛门镜检查、结肠镜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具体需结合病情由医生判断。若出现肛门不适、出血或肿物脱出等症状,建议及时到肛肠科就诊。
1、视诊
通过肉眼观察肛门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糜烂、裂口或外痔脱出。患者需采取侧卧位或膝胸位,医生会记录痔核的大小、位置及表面是否充血、破溃。对于外痔或混合痔,视诊能初步判断病变范围。
2、肛门指检
医生戴手套涂抹润滑剂后,将食指伸入肛门触诊。通过触摸可发现内痔结节,评估其硬度、活动度及有无压痛,同时排除直肠息肉、肿瘤等疾病。该检查能判断痔核距肛缘距离,约70%的直肠癌可通过指检发现。
3、肛门镜检查
使用长约7-15厘米的筒状器械撑开肛管,直观观察齿状线附近黏膜状况。能清晰显示内痔的位置、数量、充血程度及有无出血点,对于Ⅰ-Ⅲ度内痔的诊断准确率可达90%以上。检查前需排空粪便,过程中可能有轻微胀痛感。
4、结肠镜检查
对于便血患者或40岁以上人群,需通过结肠镜观察全结肠黏膜,排除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癌等疾病。检查前需服用清肠药物,过程中可同时进行活检或治疗。该检查对痔疮诊断并非必需,但能鉴别其他肠道疾病。
5、影像学检查
CT或磁共振成像适用于复杂痔疮或疑似合并肛周脓肿、肛瘘的情况。能清晰显示肛管结构、痔核血供及周围组织关系,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依据。普通痔疮通常无需此项检查。
痔疮的检查方式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建议患者在出现肛门出血、肿物脱出不能回纳或剧烈疼痛时及时就医。检查前24小时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检查后保持肛周清洁。对于反复出血或痔核脱出者,应遵医嘱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其他严重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