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分型通常包括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以及其他肺外结核等类型。不同分型的病变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可能存在差异,需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判断。
1、原发性肺结核
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是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引起的肺部病变。典型表现为原发综合征,即肺部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肿大。患者可能出现低热、咳嗽、乏力等症状,部分可自行痊愈,少数可能进展为其他类型。
2、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由结核杆菌经血液播散至肺部,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两种类型。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粟粒性肺结核)表现为双肺弥漫分布的粟粒样结节,常伴随高热、呼吸困难;亚急性者症状相对缓和,病灶分布不均匀。
3、继发性肺结核
常见于成年人,多由体内潜伏病灶复发或再次感染所致。病变多位于肺尖或锁骨下区,可形成浸润、空洞、纤维化等不同病理改变。典型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咯血、盗汗等,病情易反复且传染性较强。
4、结核性胸膜炎
由结核杆菌侵犯胸膜引起,表现为胸腔积液、胸痛及呼吸困难。积液多为渗出性,胸水检测可见腺苷脱氨酶(ADA)升高,部分患者可能合并肺部结核病灶。
5、其他肺外结核
包括骨结核、肾结核、肠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此类结核病灶位于肺外器官,临床表现因受累部位而异,如骨结核常伴关节肿胀,结核性脑膜炎可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
若出现持续咳嗽、低热、体重下降等疑似结核症状,建议及时进行胸部X线、痰涂片、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确诊后需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结核药物,并注意隔离防护,避免传染他人。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确保病灶吸收和防止耐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