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多饮水、保持卫生以及避免性生活等,具体需根据病原体类型和病情程度选择。若出现尿频、尿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尿道炎通常需使用抗生素。例如大肠埃希菌感染可遵医嘱服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支原体感染适用阿奇霉素片。用药前需通过尿培养明确致病菌,完成全程治疗以防耐药。
2、对症治疗
存在发热或疼痛症状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炎症反应,对乙酰氨基酚片帮助退热。若伴有尿道痉挛,间苯三酚注射液能有效解除平滑肌痉挛。
3、多饮水
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3000ml,增加尿量有助于冲刷尿道,减少细菌滞留。可适量饮用淡竹叶茶等利尿饮品,但应避免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料。
4、保持卫生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并更换纯棉内裤,注意从前向后擦拭避免肠道菌污染。月经期需勤换卫生巾,避免使用不透气的护垫,治疗期间不宜盆浴。
5、避免性生活
急性期应禁止性接触,痊愈后恢复性生活时建议使用避孕套。伴侣需同时进行检查,防止交叉感染,特别是淋球菌或衣原体感染者。
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即使症状消失也不可自行停药。定期复查尿常规和细菌学检查,治疗不彻底易转为慢性。日常应注意劳逸结合,加强营养摄入,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衣物,避免长时间憋尿等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