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新生儿泪囊炎有哪些治疗方法

王安安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三甲

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局部按摩、抗生素滴眼液、泪道冲洗、泪道探通术以及泪道置管术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

1、局部按摩

家长可在医生指导下用洗净的食指指腹轻轻按压泪囊区,从内眦向鼻翼方向滑动按摩。这种手法有助于通过压力促进鼻泪管下端阻塞的膜性结构开放,每日可进行2-3次,每次5-10分钟。需注意按摩力度适中,避免损伤婴儿娇嫩皮肤。

2、抗生素滴眼液

合并眼部脓性分泌物时,可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用药前需用无菌棉签清除分泌物。持续用药不宜超过2周,避免耐药性产生。

3、泪道冲洗

若按摩和药物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可在门诊行泪道冲洗术。医生使用钝头针将生理盐水注入泪小点,通过液体压力尝试冲破阻塞部位,该操作需严格消毒避免继发感染,成功率约为60%-70%。

4、泪道探通术

适用于6月龄以上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儿。在表面麻醉下,用泪道探针疏通阻塞部位,操作时间约5分钟,成功率可达90%以上。术后需继续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注意观察有无出血或假道形成。

5、泪道置管术

对于探通失败或复杂型泪道阻塞的患儿,可植入硅胶管支撑泪道3-6个月。该手术需在全麻下进行,术后需定期复查冲洗,拔管后泪道通畅率可达85%-95%。

建议家长发现婴儿持续流泪、眼部分泌物增多时尽早就诊。治疗期间需保持眼部清洁,擦拭分泌物时从内眦向外单向操作,避免反复感染。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多数在出生后6-12个月自行缓解,但合并感染或长期不愈者需积极干预,防止发展为慢性泪囊炎或眶蜂窝织炎。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