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抽筋是什么引起的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抽筋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缺钙、过度运动、寒冷刺激、疾病因素以及药物因素有关。建议结合具体诱因和伴随症状进行判断,必要时就医检查。

1、生理性原因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局部肌肉受压,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引发肌肉痉挛。例如久坐、久站或睡眠中腿部受压,容易引起小腿或足部抽筋。这类情况通常通过改变姿势、适当活动或按摩后可缓解,无需特殊治疗。

2、缺钙

钙离子参与肌肉收缩调节,当血清钙浓度低于2.1mmol/L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可能出现手足抽搐、腓肠肌痉挛等症状。孕妇、青少年及老年人等易缺钙人群,可遵医嘱服用葡萄糖酸钙片、碳酸钙D3片、维生素D滴剂等补充剂,同时多摄入牛奶、豆制品等高钙食物。

3、过度运动

剧烈运动导致肌肉过度疲劳时,乳酸堆积和电解质流失可能引发痉挛。常见于长跑、游泳等运动后出现的腿部抽筋,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中适量补充淡盐水或电解质饮料有助于预防。发作时可通过反向拉伸痉挛肌肉缓解。

4、疾病因素

低钙血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可能引起反复抽筋。如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抽筋伴麻木感,需警惕周围神经病变;肝硬化患者伴随腹水时可能因低镁血症引发痉挛。此类情况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或进行血管介入治疗改善循环。

5、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可能引起低钾、低镁血症,导致肌肉痉挛。某些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缓释片)也可能引发下肢抽搐等副作用。若抽筋症状与用药时间相关,应及时告知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频繁发作抽筋或伴随肿胀、肌无力等症状时,建议进行血电解质检测、肌电图及血管超声检查。日常注意腿部保暖,避免突然剧烈运动,老年人夜间可适当垫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