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的主要作用包括辅助或替代自主呼吸、改善气体交换、缓解呼吸肌疲劳、支持手术治疗以及促进呼吸功能恢复等。其功能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进行调整,适用于多种呼吸系统疾病或功能障碍的干预。
1、辅助或替代自主呼吸
呼吸机通过机械通气方式,为无法自主呼吸或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提供持续的气流支持。例如,在重症肌无力或脊髓损伤导致呼吸肌麻痹时,呼吸机能维持基本通气需求,防止窒息发生。
2、改善气体交换
通过精准调节吸入氧浓度和呼气末正压,可有效提升血氧饱和度并促进二氧化碳排出。这种作用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等存在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的病症尤为重要。
3、缓解呼吸肌疲劳
当患者因哮喘持续状态或肺炎等疾病导致呼吸做功显著增加时,呼吸机能分担约60%-80%的呼吸功,避免呼吸肌过度消耗引发呼吸衰竭,为原发病治疗争取时间。
4、支持手术治疗
全身麻醉期间,呼吸机可精准控制患者的通气参数,维持术中稳定的氧合状态。特别是在开胸手术或腹腔镜手术中,能有效对抗气腹或胸腔开放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5、促进呼吸功能恢复
对于可逆性呼吸功能障碍患者,通过压力支持通气等模式进行呼吸锻炼,有助于逐步恢复呼吸肌力量和自主呼吸能力,为脱机创造条件。
使用呼吸机需严格遵循医疗规范,由专业人员进行参数设置和模式选择。患者及家属应定期检查管路连接情况,注意气道湿化管理,同时密切观察血氧、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出现人机对抗或氧合指标恶化时,需立即通知医护人员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