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的症状主要包括腹胀、腹泻、肠鸣等,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部分患者在摄入乳制品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统反应,通常与乳糖酶缺乏导致乳糖无法正常分解有关。
1、腹胀
乳糖不耐受患者由于肠道内缺乏乳糖酶,未分解的乳糖进入结肠后被细菌发酵产生气体,如氢气、二氧化碳等。这些气体积聚在肠道内会引起腹部胀满感,部分患者可能伴随打嗝或放屁增多。
2、腹泻
未被消化的乳糖会增加肠道内容物的渗透压,促使水分向肠腔转移。同时结肠细菌发酵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也会刺激肠道蠕动加快,导致大便次数增多且呈水样便,严重时可能出现腹部绞痛。
3、肠鸣
肠道内气体和液体混合流动会产生异常肠鸣音,表现为腹部持续或间断的咕噜声。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饮奶后2小时内,可能伴有恶心或呕吐,尤其在空腹摄入乳制品时更为明显。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减少牛奶、冰淇淋等高乳糖食物的摄入。可选择无乳糖奶制品或分次少量饮用,症状严重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糖酶补充剂。日常可通过观察饮食日记记录身体反应,帮助识别自身乳糖耐受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