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偏高可能提示肝脏、心脏等器官存在损伤或疾病,其危害主要包括肝功能持续受损、病情进展以及影响药物代谢等。长期未干预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威胁。
1、肝功能持续受损
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数值升高常反映肝细胞受损。持续性的升高可能导致肝脏解毒能力下降,影响蛋白质合成及胆红素代谢,严重时可出现黄疸、凝血功能障碍,甚至引发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2、病情进展风险
若因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等疾病导致的转氨酶升高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临床数据显示,约15-30%的慢性乙肝患者可能在5-10年内进展为肝硬化。部分患者还可能面临肝癌风险,尤其是伴有乙肝病毒活跃复制或肝硬化者。
3、药物代谢障碍
肝脏作为主要代谢器官,其功能受损会影响药物代谢效率。这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中毒风险;同时也会降低药物疗效,影响其他疾病的治疗效果。例如抗结核药物利福平、部分化疗药物等都需通过肝脏代谢。
建议发现转氨酶升高后及时进行肝炎病毒筛查、肝脏B超等检查。日常生活中需严格戒酒,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保持规律作息。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应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脂肪肝患者需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干预改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