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过敏症状可能包括皮肤症状、消化道症状、呼吸道症状等,严重时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需及时处理。
1、皮肤症状
接触山药后,皮肤可能出现红肿、瘙痒、荨麻疹或刺痛感。山药中的皂角素和植物碱可能刺激皮肤,导致局部或全身性过敏反应,部分人群还会伴随丘疹或水疱。
2、消化道症状
误食山药可能引发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不适。山药含有的黏液蛋白和淀粉酶可能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过敏体质者反应更为明显。
3、呼吸道症状
吸入山药汁液或粉末时,可能出现打喷嚏、流涕、咽喉肿胀或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过敏者可能因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痉挛引发窒息,需立即就医。
出现上述症状应停止接触或食用山药,用清水冲洗皮肤或漱口。轻度过敏可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等抗组胺药物。若出现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等休克表现,需立即注射肾上腺素并急诊治疗。日常应避免直接接触山药黏液,削皮时戴手套,易过敏人群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