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溢血是否能治好通常与出血量、部位及治疗时机有关。轻症患者经及时治疗可能恢复较好,重症可能遗留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脑溢血的治疗效果主要取决于脑组织损伤程度。若出血量较小且位于非功能区,通过脱水降颅压药物如甘露醇注射液、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注射液,配合神经保护剂如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多数患者神经功能可获得较好恢复。当出血量超过30ml或位于脑干等关键部位时,常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或微创穿刺引流术,但术后可能出现肢体瘫痪、失语等功能障碍。
发病后4小时内送达医院救治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超过6小时未处理者脑细胞会出现不可逆损伤。基底节区出血患者经规范康复训练后,约60%可恢复基本生活能力,而脑干出血患者存活率不足50%。高龄、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患者恢复周期通常较长。
建议突发剧烈头痛伴呕吐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转运过程中保持患者侧卧位防止误吸。恢复期应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和语言康复,定期复查头部CT监测血肿吸收情况。保持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善患者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