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滥用抗生素会引发哪些不良后果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滥用抗生素可能引发细菌耐药性、肠道菌群失调、过敏反应、肝肾损伤以及二重感染等不良后果。这些后果可能因个体差异及用药情况而有所不同,需引起重视。

1、细菌耐药性

长期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通过基因突变或获得耐药基因,逐渐对药物产生抵抗能力。例如,过度使用青霉素可能使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β-内酰胺酶,分解药物结构导致失效。这种耐药性会显著降低治疗效果,甚至可能发展出“超级细菌”,使常见感染难以治愈。

2、肠道菌群失调

抗生素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会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平衡。约30%患者使用广谱抗生素后会出现腹泻,严重时可引发伪膜性肠炎。双歧杆菌等益生菌数量减少可能影响营养物质吸收,导致维生素K、B族维生素合成障碍,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3、过敏反应

青霉素类、头孢类等抗生素可能引发速发型或迟发型过敏反应。轻度表现为皮疹、瘙痒,严重时可致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数据显示,约5%-10%的过敏体质人群在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时可能发生过敏反应,需要立即停药并接受抗过敏治疗。

4、肝肾损伤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主要通过肾脏代谢,长期过量使用可能引起肾小管坏死。红霉素、利福平等药物经肝脏代谢时,可能干扰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导致转氨酶升高。老年患者或肝肾功能不全者风险更高,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指标。

5、二重感染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会削弱机体正常菌群的生物拮抗作用,导致白色念珠菌等条件致病菌过度增殖。常见表现为口腔黏膜白斑(鹅口疮)、阴道炎或肺部真菌感染,此类感染治疗难度较大,可能需要联用抗真菌药物。

使用抗生素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延长疗程。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身体反应,特别是皮疹、水肿等过敏征兆。出现严重腹泻或肝功能异常时应及时就医,治疗期间建议补充益生菌制剂并保持充足水分摄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